葳格國中重素養 無線充電探索與實作
無線充電,運用的是「電流磁效應」和「電磁感應」的原理。1819 年,丹麥科學家厄斯特觀察到一段導線上如果通有電流,四周將會產生磁場,可以讓指北針偏轉。後人則進一步發現,將導線圍成環狀,甚至繞成線圈,產生的磁場將會更強、更集中,這稱為「電流磁效應」。至於電磁感應,則是在 1831 年由法拉第發現的。讓一塊磁鐵或其他的磁場來源靠近一段沒有電流的線圈,線圈上就會產生「感應電流」,稱為「電磁感應」。
這兩種物理現象同時運用,就可以進行無線充電。目前的無線充電設備,都包含一個「充電座」,裡面其實正是線圈。將充電座接到家用插頭後,線圈周圍會因為電流磁效應而產生磁場。要充電的電子產品,裡面也都有一個線圈,當它靠近充電座時,充電座的磁場將透過電磁感應,在電子產品的線圈上產生感應電流。感應電流導引到電池,就完成了充電座和電子產品間的無線充電。
留言
張貼留言